张园 歌手资料

天津历史遗址

张园现为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59号院。是清代两湖统制张彪于1915年所建的豪华宅院,占地约1.33公顷。1924年冬,孙中山应冯玉祥将军邀请,偕夫人宋庆龄北上商谈中国统一和建设问题,由上海绕道日本到天津后,下榻于此月余。1925年2月24日,清逊帝溥仪从北京逃至天津,也曾居于张园。张彪为侍奉溥仪,特定制了英国惠罗公司的欧式家具,装潢宅内西洋式的建筑,令刚出皇宫的溥仪赞叹不已。溥仪在张园门外挂出"清宫驻津办事处"的匾额,广结遗老、遗少、社会各派势力,以图复辟。张彪去世后,溥仪迁出张园。现只留下半块刻有"前清宣统帝行(宫)"的残缺石碑。
张园主人张彪 1860年(清·咸丰九年)12月,张彪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县西佐辅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,因练就一身好武艺,18岁考中武举人。张彪生性率直、仗义行侠,在一次“路 见不平,拔刀相助”中,无意间搭救了到山西接任巡抚的张之洞,因而深得张之洞赏识,由随从侍卫、武官把总、湖北陆军第八镇统制,升任湖北省提督,成为官 居一品的清廷“封疆大吏”。张彪是张之洞“洋务运动”的得力干将,办工业、兴教育、练新军屡建功绩。张之洞奏请清廷组练“新军”,由张彪任统率,使他成为“中国近代陆军第一人”。张彪既是晚清王朝的旧臣,又是中华民国的“建威将军”。他既有浓厚的“保皇”思想,对朝廷和皇上感恩戴德,又有革新、改良倾向,同情革命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,他曾竭力保全朝廷,可他组练的新军中却有许多人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。辛亥革命后,他的部下黎元洪曾7次请他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,均遭拒绝。他激流勇退,隐居津门,建张园、办实业,自得其乐。
张彪的多重性格也续写了张园的传奇。1924年11月13日,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北上, 12月4日来到天津,住进张园,27天后才赶赴北京。一时间,汪精卫、孙科、张作霖、马千里、黎元洪等众多风云人物前来张园拜访孙中山,使张园成为民国政治的“热点”……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,将逊帝溥仪赶出紫禁城。1925年2月23日溥仪全家连同宫女、太监、遗老遗少来到天津,张园又成为溥仪的“行宫”。溥仪所选择的住房(平远楼东侧房间)及新床的摆放位置,竟然与此前孙中山的居室和床位不差分毫!一个是民国的国父,一个是亡命的皇帝,不同命运、不同道路、水火不容的两个历史人物,在张园竟然选择了同一栖身之处,这一戏剧性的巧合述说着张园的传奇,也为历史研究者津津乐道。无独有偶,张彪第12个儿子张挺(张学毅),因与溥仪年龄相仿,情趣相投,曾“伴驾”溥仪20年,由秘书、侍卫参谋至禁卫军高参。苏联红军进驻长春,张挺奉命维持当地治安。国民党接收长春,委任他为保安军12团副团长。由于他全力支持国共合作,长春解放后,曾担任解放军某部军官教导团研究室副主任和高级战俘队队长……是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。

武汉理工大学学生

人物简介
张园,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0401班学生,无臂学子,以其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感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。
四岁那年,张园因不慎触到变压器,而被迫高位截肢。面对如此不幸,小张园用毅力和勇气撑起了自己同年的天空。作为一名残疾人,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张园用自己的双脚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,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步。最终他以惊人的毅力,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以文科547分的成绩于2004年走进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0401班。
人物事迹
也许四岁的张园并没有意识到失去双臂意味着什么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活带给他的挑战,使他懂得了自己需要什么。在我们看来无忧无虑的童年,对于张园来说却是一种自我征服,他在那段日子里,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,更加珍惜每一个好心人帮助。
既然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,那么就必须学会以脚代手。首先就要学会吃饭,刷牙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。可这些对于四肢完好的同龄人尚属不易,更何况他是用脚,难度可想而知。刚开始,他稚嫩的脚趾怎么也不听使唤。这时,隔壁的一位老爷爷提醒他要训练脚的灵活性,先学会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,如果能够轻易地从头上扯下一根头发,再做其他的事就容易得多了。就这样,他便开始练习用脚夹头发。起初他连脚都抬不起来,稍微抬高一点就像肌肉要撕开一样痛,更别提夹头发了。不过,他并未放弃,而是更加勤奋地练习,强忍着那钻心般的疼痛,一次次慢慢地脚越抬越高,最后终于能够抬到头上了。可是两个脚趾怎么也夹不住头发,即使偶尔夹住也用不上力,根本没办法扯下来。他坚持练习了几次后,仍没有任何起色,开始有点气馁了,觉得这对他来说,几乎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,也曾想到过放弃。
皇天不负有心人,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的努力,他终于能够比较顺利地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来了。再学习用脚吃饭,刷牙果然简单多了,就这样,几个月下来,他已经基本上可以用脚来应付他的日常生活了。
然而接下来,又一个难题出现在他面前,那就是他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活下去。他母亲坚决认为,读书是他唯一的出路。既然决定要读书,就得先学会写字。写字可不像吃饭,刷牙那么简单,需要脚有相当好的灵敏性和精确度。他虽然能较轻易地夹住笔,可想写出字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为了能尽快学会用脚写字,早点上学,他牺牲了一切空余时间,日以继夜地不断练习。就这样,汗水一次次浸湿了他的衣裳,脚上也磨起了大大的血泡,双脚也累得又酸又胀,他仍然咬牙坚持着。脚上的血泡磨破了,血水都流了出来,流到笔上慢慢凝固了,和伤口粘在一起,不要说写字,即使动一动都很疼,他也不愿意写了。这时,典子刻苦练习的形象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,激励着他继续努力,他脚上的血泡磨起一个又一个,茧起了一层又一层,他始终忍痛坚持着。可即便是这样,练习了相当一段时间,却收效甚微。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,有一天,他练得实在太累了,不知不觉把脸靠在脚上,迷迷糊糊睡着了。醒来后他惊奇地发现字写得好多了,原来把脸靠在脚上写字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于是,他开始把脸靠在脚上练习写字,没过多久,他便可以用脚写出比较清晰的字了。他实在是太高兴了,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。
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他逐渐学会用脚写字、刷牙、洗脸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加上父母的一路帮助,老师的指导,张园学会了料理自己的基本生活和写字。但还是比较慢,所以张园需要花常人两三倍的时间去学习。
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,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、自暴自弃。他常常笑着说:“我始终把自己看作正常人,只有面对镜子或在电视上看到自己时才觉得自己有残疾,不过这些都不重要,我已经坚强的走过来了。”的确是这样,凭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,他赢得了众人钦佩和赞许的目光。中国青年报、中国教育报、长江日报、湖北日报、湖北电视台、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对他进行跟踪报道,1996年他当选为“武汉市十佳少年”,1994到199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“武汉市三好学生”,1998年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百集纪实剧《好孩子》的拍摄,同年考入区重点高中,2004年高考以文科547分考入武汉理工大学。进入大学后,张园求学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,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,以自信健康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,先后获得校金秋艺术节“校园剧大赛三等奖”,2004年度首届“理工十大风云学子”,2005年校园“十大阳光之星”,2006年首届校园歌手大赛“校园十佳歌手”,2007年武汉市第四届“残疾人自强模范”。
自大学开始,张园就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朋友,他的好友见证了他的每一次成功,每一次挫折。但让他们最为佩服的是,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以及那种超然的心态。在张园的脸上从来看不到忧愁,只有微笑;在张园的生活中,没有失败,只有不懈的奋斗。在2006年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中,张园在舞台上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,并不时用右臂仅剩下10厘米的肱骨向台下的师生舞动,向大家鞠躬。他的勇气赢得了全场最持久的最热烈的掌声。
2007年7月,他自愿参加武汉理工大学“关注少儿,心系未来”实践队,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,为结对帮扶10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为期一周的家教活动,还把他们带到武汉理工大学开展校园环境游,参观科技馆。以此拓宽少儿眼界,确立奋斗目标,培养科技意识,形成科技改变命运的观念,同时以自己的事迹激励他们刻苦学习,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。

上海私家园林

上海张园,是中国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,被誉为“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”。
张园位于今南京西路以南,石门一路以西的泰兴路南端,其地本为农田,1878年由英国商人格龙营造为园。1882年8月16日,中国商人张叔和自和记洋行手中购得此园,总面积21亩,起名为“张氏味莼园”,简称张园。
此后,张叔和又对该园屡加增修,至1894年,全园面积达61.52亩,为上海私家园林之最,园中并有当时上海最高建筑“安垲第”(Arcadia Hall),可以容纳千人以上会议,一时登高安垲第,鸟瞰上海全城,成为游上海者必到。
1885年开始,张园向游人开放,初免费,不久因园内游人太多,收费每人一角,1893年安垲第落成后,又改为免费,但设立各种服务设施收取费用。1903年,张叔和将张园完全开放经营,其中设立魔术表演、游乐宫、中西式餐馆等,游人如织,一时甚至阻塞道路。但不久随着哈同花园、大世界等游乐场所的建成开放,张园逐渐衰落,于中华民国八年(1919年)歇业。
在张园鼎盛的时期中,许多外国事物均在此新鲜登场,如:电灯、照相、电影、热气球等,各种体育竞赛、赏花大会、展销大会、戏剧表演(包括中国最早的话剧表演),乃至市民婚丧嫁娶,无不选择张园举办,时有轰动全国的事件,比如霍元甲摆擂战外国力士等。另外,由于张园的游乐中心性质,且处于上海公共租界,清政府权力不到,因此各种政治集会、演说也多在张园举行,其中著名的有:
1897年12月6日,上海女学会议
1902年8月13日,中国教育会欢迎吴稚晖归国大会
1903年4月25日、4月27日:抗议俄国侵占东北千人大会
1913年:宋教仁追悼大会
1949年后,张园旧址改建为上海市政协礼堂。
一、张园之来龙去脉
张园地处今南京西路之南、石门一路之西,旧址在今泰兴路南端。这里原先为一片农田,上海开埠后,许多外商来沪经商,1872年至1878年,一位名叫格农的英商和记洋行经理先后向曹、徐等姓农户租得土地20余亩,辟为花园住宅。后来这块园地几经转手,于1882年由寓沪富商张叔和购得。张氏取晋代张翰不恋官位,退隐山林的著名典故,将园林命名为“味莼园”,简称张园。
张叔和颇善经营,也酷爱园林,接手格农别墅后,他又在园西先后向夏、李、吴、顾等姓农户购得农田近40亩,将其和原建筑融为一体,使整个园区面积达到60余亩,一跃而列当时私家园林之首。张叔和按照西洋园林的风格,开沟挖渠,植树种花,设茶室戏台,陈各种游艺,并在园内构筑“海天胜处”等楼房。1892年,张叔和又出巨资建造了一幢高大洋房,以英文Arcadia Hall名其楼,意为世外桃源,中文名则取其谐音称“安垲第”。整幢高楼洋派大气,单大厅就可容纳上千人集会宴客,为当时吸人眼球的宏伟建筑,张园也因此成为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私家园林和公共场所。
上海新式的公共娱乐业导源于开埠后侨居上海的外国人,后来徐园、愚园等新颖私家园林的兴起,可谓是对西洋文明的一种借鉴和模仿,是民俗风气随着时代发展的一种转型。自张园兴起,这种转型日显成熟,并相应具有中国的特色。当时,张园是最吸引公众的娱乐活动场所,园内花草怡人,景色优美,并设有专业的戏台,轮番表演各种戏曲和歌舞节目;宽敞的园林中露天陈设有各种新潮的游艺设施,供游客游玩赏奇;园中还设有电影院、照相馆。商场、茶肆和中西餐馆及各种零食小吃摊,让人边吃边玩,乐而不疲。
张园不收门票,只要你有兴趣入园,就可以从中午一直玩到深夜。这种集各式娱乐功能于一园的大众化娱乐方式,是19世纪末随着上海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发展,市民消费热情日益高涨而出现的,是一种历史的必然,张园则有幸成为主力军承担起了这个功能。这个领军位置,一直要到1915年和1917年更专业的大型游乐场新世界和大世界建成才换位更替。张园大约在1918年后渐趋消衰,据1932年出版的《上海风土杂记》记载:“张、愚二园,今已湮没不存。”
二、展示时尚的场所
在清末民初的私家园林中,张园不但以场地最广而驰誉沪上,而且因演说、展出频繁,娱乐样式众多而独步一时,很多时髦的玩意都是先在此亮相,然后逐渐推广,张园也因此被称为近代上海的时尚之源。本文谨试叙一二。
一、电影。说起电影,世人只知徐园,殊不知张国也是开风气之先的拓荒者。徐园放电影是1896年,此举被誉为是电影引入中国之始。那么张园到底是何时开始放映电影的呢?由于园主未登广告,今天已难以确晓。现在知道的是起码在1897年初夏,电影已开始在张园露面。细心的孙宝瑄在这年六月四日的日记中作了记载;“夜,诣味莼园,览电光影戏。观者蚁聚,俄,群灯媳,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,极奇。能作水滕烟起。使人忘其为幻影。”(《忘山庐日记》)孙宝瑄的这一记载,可以说是目前所知中国人对电影这一新鲜事物的最早观感。
这以后,电影放映始终是张园招待游客的一张王牌。清末有人游张园,曾仿金圣叹批《西厢记》,罗列快事,演为十则,其中一则即为:“夜间看电影,正苦目光短视,而眼镜忘未携带,忽友人以千里镜相借,得以纵观,岂不快哉!”(陈无我《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》这正说明了当年在张园看电影已成为一件寻常事。
二、照相。如 罗列清末最时髦的洋玩意,照相肯定可以名列前茅。在这方面,张园也是最早尝试吃螃蟹的先行者。当时上海虽然已有好几家照相馆,但都是室内摄影,布景皆为人工绘制,缺乏生气。1888年秋,一家名叫光霁轩的照相馆在张园内开张,它充分挖掘园林的优势,打出了“照相连景”的招牌:“照相之法,由来久矣,第未得胜地补景,殊难清雅。今本轩特聘名手,假寓味莼园,诸公光顾者,或登亭台,或倚假山,或小饮花间,或临流垂钓,随意选胜可也。”(1888年10月26日《申报》)这则广告,确实可以说摸准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。1891年金秋时分,张园内又开设了一家叫柳风阁的照相馆,它也打出了“园景照相”的招牌,并推出了不少吸引人的新品种:“本馆精求新法照相,分外酷肖,实为近时独擅之秘。磁片亦可映印,并备有古装女身服色,更觉风雅。着色鲜艳,历久不退。现假张氏味莼园设馆开印,园中各景,任便设照。”(1891年10月11日《申报》)
这以后,在张园内设店营业的照相馆还有多家,连赫赫有名的宝记也曾在园内开过分店,与园主拆帐分成。张园地处市中心,园景又吸引人,故游客众多,川流不息,照相馆的生意也因此获益匪浅。据记载,很多名人都在张园留过影,如孙中山、黄兴、张元济、夏曾佑、伍光建、郑孝胥等。
三、游艺。各种时尚的演出游艺活动也是张园的一大特色,如髦儿戏。清末,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清一色由女孩演出的戏曲班社,俗称“髦儿戏”,一时大为流行。“髦儿戏”之名据说就寓有时髦之意。当时海上名园俱延邀名班进园演出,张园内的“海天胜处”楼是当时演出“髦儿戏”最负盛名的一处场所,现在还能看到的小校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《海上第一名园》,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人来车往的热闹景象,透过园栅栏,能清晰地看到园内高挂着“毛(髦)儿戏”演出的水牌。
当时引自国外的一些时髦游艺设施,如过山车等,也大都在张园内陈设过。这些新颖的游艺节目很引人瞩目,但华人多喜欢看热闹,真正敢一试身手的并不多。孙宝瑄1903年夏游张园,留下了他尝试坐“轮舟”的感想:“西人于园中筑高台临池,上下以车,轮行铁路,用机关运动,人出小银圆二枚,则许乘车登台,即坐小舟自台上推下,投入池中,舟颠荡若甚危险,其实无妨也。西人喜之,乘者颇众;华人胆怯,多不敢尝试。是月,余与芝生二人乘坐一次,始大悟此戏可以练胆。”(《忘山庐日记》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六日)当年为推广这项游艺节目,外国人还特地印制了明信片,广为宣传。
三、公众活动的舞台
张园作为晚清民初上海面积最大的对外开放园林,不但因率先展示了众多新颖玩意而成为当时的时尚之源,而且还一度成为上海各界集会、演讲、展览最重要的公共场所。每逢遇到诸如疆土危机、女界集会、学生风潮、要人到访等重大事件发生,张园总有活动,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。由于交通方便,又地处租界,清末民初举行这类社会公众活动,张园一般都是大家的首选之地。
晚清上海,张园还举行过一次影响颇大的慈善义卖活动,时在1907年春。当时,中国江淮等地因水灾造成严重饥荒,急需救济。消息经媒体报道后,各界纷纷举行活动,募集善款,救济难民。这年5月,由上海的一个外国宗教组织“圣保罗会”牵头发起,决定举办一次万国赛珍斗宝大会,会期三天,陈设各种展览并有新颖游艺活动,还举行捐赠之物义卖,全部收入充作善款救济难民。经当时的南洋大臣端方批准,这次慈善义卖活动于5月23日到25日在张园举行。据新闻画社当时发行的一份《万国赛珍斗宝大会陈列全图》记载,这次活动内容丰富,规模很大,“园中空地遍盖棚厂,周悬五色电灯,陈列万国精美玩器、顾绣、绸缎以及各种新奇美术出售,并由各国官商及贵绅夫人、清客串戏、弹琴、唱歌,演放各国新到电光影戏、焰火、日本柔术、戏法,兼设博物院埃及古物,洵为数千年来遍地球所创见,亦通商六十载未有之盛举”。
关于这次慈善义卖活动,还有一件题外事颇值得一谈。圣保罗会在活动举办期间印制了类似邮票式样的签条出售,同时刻制了两枚戳记,均为“万国振济赛珍会”七字(其中一枚四周另有英文字样)。有学者认为,这两枚戳记是中国邮政最早的纪念邮戳,但也有人不予认可。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张园中是否设有邮局,而当时的报道却无一字提及,此事因而在邮学界成为悬案。最近笔者在仔细查看了1907年出版的《万国赛珍斗宝大会陈列全图》后却有意外发现,在此图下方和“内外德律风”(电话)并用一屋的就是邮局,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“邮政局寄处”五个大字,显然,此屋正是这次慈善义卖活动的“邮政通讯处”。由于此图是严格按照会场布置绘制的,故这个困扰大家时日很久的悬案应该可以宣布结案了:1907年5月使用的“万国振济赛珍会”戳就是我国邮政最早的纪念邮戳,张园也因此而得以共享这一荣誉。
张园是近代中国的一座大舞台,几十年间上演了许许多多活色生香的社会大戏,蕴涵了无比丰富的历史细节,值得后人仔细探究。